“必須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font>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提到了“石榴籽”。如何總結我們黨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經驗?如何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歷史方位、重要任務、工作主線?如何更好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回答了這些重要命題。
8月27日至28日召開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召開,恰逢“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在這個重要的歷史交匯期召開會議,意義重大。
在此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民族工作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問題。講話中,對我們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系統闡釋,成為會議的最大亮點。
民族工作關乎大局。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義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從歷史方位、重要任務、工作主線等方面將其概括為12條內容。
這次會議中,在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引領下,工作主線得以明晰。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明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講話中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然要求,是黨的民族工作開創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新時代民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深刻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在2014年5月召開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創造性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論斷,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在多個場合深入闡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
2014年4月,在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論斷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阿亞格曼干村考察時,曾與鄉親們圍坐一起拉家常,并語重心長地叮囑各族群眾。如今7年過去,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早已在各族群眾心中生根發芽,潤物無聲。
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陳雙村是一個多民族融合集居的移民大村寨。全村集聚壯、漢、毛南、苗、瑤、水、布依7個民族,在這里,大家共同發展甘蔗、水稻、桑蠶、水果等主導產業。這些年,通過易地扶貧開發,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韋炳錄是陳雙村黨總支部書記,在他的認識里,不管是什么時期移民搬遷進來的少數民族同胞,都是為了擺脫貧困。多年來,村里始終把各民族共同發展放在首位,逐漸摸索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手段,讓生活在這里的各民族群眾守望相助,共同致富。
這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確定民族工作重要思想,明確工作主線外,還點明了正確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回顧黨的百年歷程,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此外,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還對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等方面進行闡述。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必須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拉薩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八廓街,已有1300多年歷史。八廓街沿線有大小商場和店鋪422家,鱗次櫛比的民族特色小店,以及川流不息的各族人民,成為不同文化交流的窗口。在古街上的商戶們比鄰而居,守望相助,親如一家。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12個方面,12個必須,既是黨的民族工作理論和實踐寶貴經驗和智慧結晶,也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談到民族工作創新發展、精神家園建設、重點任務、戰略舉措,以及民族工作保障等內容,其中“加強”“鑄牢”等詞頻頻出現,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是黨的治國方略在黨的民族工作領域的集中體現。要完整準確全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各族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講話后,大家紛紛表示,將繼續團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團結奮斗。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在中華民族大家庭里,56個民族都是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彼此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也是希望所在。小康路上,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需要我們同心協力、同舟共濟。